喜娃小说网 > 玄幻魔法 > 晓月度关山 > 第335章:廖宏孤军深入

第335章:廖宏孤军深入

    在当下的后汉朝,虽然也在各地州县设置了县令,但因有了三司的下属机构,县令几乎形同虚设。

    可以说,后汉的县令在职能方面与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县令完全不同。

    可是民军冲击州县的时候,却将形同虚设的县令当作首要目标。

    导致这样的情况,完全是民军抱着专捏软柿子的心态。

    因为三司下属的州县相应机构,互相比较紧密,在军事上均设置了千户等岗位。

    严从汉知道,那陕宁县的驻军情况与此前的渝州没有区别。

    因地处内陆,军备早已松弛,更有甚者,恐怕半军户占了一大半。

    真要遇到战事时,根本无兵可用。

    这还不说守军本就有一部分参与了民乱。

    “朝廷这样下去可真不是个办法。”严从汉摇头。

    一旁的喻代求,似乎明白严从汉意思,说道:

    “是啊,说到底,仍然是钱的问题。好在咱们此次出征,无需要朝廷配发粮饷,否则的话,根本无法迅速组织起这支十万人马的平乱部队。”

    “渝州倒还好,新的军令连同新的税收政策都已颁布,百姓们得到了实惠,军民关系有了很大缓急,民军的群众基础已失。再加上重新返岗的军户,如今已并入镇川武学管理,有固定的粮饷可领,基本杜绝了军户暗自为匪的现象。”

    “不知什么时候起,整个后汉的境内,都能如渝州那般治理就好了。”喻代求感叹说。

    “没办法,一步一步来吧,奉皇上圣谕,我暂时将渝州作为试点,一年之后,若是情况好转,相信皇上便会全国推广。”严从汉说道。

    “难啊!渝州有你在,八万多人马有人领头不说,镇川武学的粮饷还有你直接负责,至于其他地方,那就太难了,皇上可拿不出钱来。”

    “嗯,我已经培训出了一批开采煤矿的人才送给皇上,据说如今已初见成效,不知具体情况如何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还别说,我还差点忘了告诉你,皇上此前真的派了几人来到西北大营,让我派人协助他们开采煤矿。”喻代求听完严从汉的话,立即兴奋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那情况如何?”严从汉问。

    “具体情况我不太了解,只是依据工部信函要求,给他们派出了部分人手。”

    “不行,西北之地大有可为,喻兄,你立即写封信传回西北大营,严令主事的人,让他找到工部开采煤矿的人,按照他们的需求,务必设法给予最大限度的援助,帮助他们尽早开采煤矿。”

    “此事,有这么重要?”喻代求对此事不太了解。

    “非常重要!开出煤矿,再出售煤炭,朝廷便会额外增收。煤矿越多,收入越大。届时全军统一发饷,并非不可能。”严从汉郑重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哦,既然如此,那稍后我便写封书信回去。”

    “嗯,此事越快越好,给工部的援助越大越好。”

    “好,没问题。不过从汉,有一点我不明白,皇上采纳你的建议,四处找寻煤矿,若是真的开采出了若干矿井,那么多煤都卖给谁?”喻代求似乎根本不懂生财之道,更不知道如今正处于小冰河时期,全国气温极低。

    “这个你就别管了,关于售卖煤炭的事,仍然由工部去打理。你看这些年来,气温一年比一年低,虽然北方相对较为贫困,但江南一带商业发达,百姓相对富庶,需要用煤取暖的富户、买得起煤的富户非常多。”

    “好吧,但愿如你所说。想不到当初你的发家致富之道,如今却要变成后汉的富民强国之本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,不瞒你说,我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去的。”严从汉说道。

    “那接下来咱们的军事如何布署?”喻代求问。

    “你的西北大军到达汉中之后,原驻汉中的军队共有多少人马?”严从汉问。

    “据汉中都指挥使司汇报,共有三万多人马。”

    “唉,三万多,你看看,这就是咱后汉朝的内陆军防。如此重要的门户之地,竟然只有三万多人马。况且,当地都指挥使司报上来的数字根本就不实。我估计真正全职在岗的兵丁,有一万人就算不错了。”

    “悬殊这么大吗?”喻代求不解地问。

    “我敢肯定!因为当初的渝州就是这样,这也算是我亲身经历得出的结论。”

    “那如何利用这一万多人马?”喻代求问。

    “明日,我派人送封信给汉中都指挥使,让他协助你搞好汉中军防,你有皇命在身,他不得不从。”

    “好!明日我亲自去一趟吧。”喻代求说道。

    “另外,你有五万西北大军,加上当地这一万人马之后,不应该屯兵一处。”严从汉若有所思地说。

    “那如何分配布置?”

    “我建议你守好汉中的同时,西出陇西、东至安康,兵分三路,作三点防守。三点连成一线,成为驻守汉中的一道屏障。”严从汉说道。

    “好,就照你的吩咐行事。”喻代求应道。

    与秦邦锐和廖宏不同,喻代求一直在军中追随严从汉。

    特别是严从汉离开西北大营后,喻代求一直主管着西北大军。

    这些年的历练,不论战略谋划,还是具体战术实施,喻代求都完全具备了一定的水平。

    因此,当严从汉一提到三点合一线的想法后,喻代求立即便明白了其中的深意。

    “至于三个点上的兵力分配,你就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吧。这些都是建议,毕竟这不是我的职责范围。”严从汉谦虚地说。

    “那你们何时出兵?”喻代求问。

    “如今已经有了民军的踪迹,但我想再缓缓。”

    “从汉兄弟,咱们出征已经半月了,如今民军已经出现,为何还要缓缓?”一旁的廖宏有些不理解。

    “道理很简单,从汉兄弟的意思是,一个宁陕县还不足以套出民军的主力,无非就是小股匪军甚至是当地的军户在作乱罢了,若是仓促出击,非但达不到效果,还有可能暴露大军的行踪和战略意图,打草惊蛇。”喻代求替严从汉解释道。

    “喻兄说得很对,我正是这个想法。”严从汉看向廖宏。

    “哦,还是你们考虑得周到,看来日后还要多向两位兄弟学习。”廖宏反省道。

    “不必客气,兄弟之间本该互相照应提携。”严从汉说道。

    “既然大军暂不出兵,那咱们仍然继续蛰伏下去吗?”廖宏问。

    “大军确实需要继续蛰伏,不过你嘛,我倒另外有事安排。”严从汉说。

    “哦?是何事?”廖宏问。

    “我想让你带领你的人马,深入宝鸡、天水、平凉一带,虚张声势,故意招摇,看看民军的举动。”

    “孤军深入?”廖宏吃惊地问。

    “不错!而且还把你当作了诱饵,你敢不敢去?”严从汉反问。

    “有何不敢的?但凡从汉兄弟你一声令下,愚无有不从。”

    “好,那你即刻回营做好安排,今夜子时出发。大军在未到达天山一带时,仍要昼宿夜行,以免暴露咱们主力的行踪。”

    “好,那我这就去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,每行一百里,你便要派出一名信使,回到此处,详细汇报你的情况。

    同时,我也会每日派出信使,前往你处通报情况。

    若是某日你发现我的信使未到,你便要立即驻守,不可再向前行军。请务必谨记此事!”

    “好,我记住了!那从汉,还有其他各位兄弟,愚兄就此先行一步,你们保重!”廖宏拱手,向众兄弟致礼。

    “廖宏兄,此去务必保重,望他日重逢之时,便是胜利之日!”严从汉起身拱手,动情地说道。

    廖宏点头,转身离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