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娃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穿越之种田奋斗史 > 分卷阅读23

分卷阅读23

    的,慕容公子,这锦盒里东西你看值多少?”

    慕容琦打从一进门就对桌上的红色锦盒很感兴趣,但是主人没开口,他也不好打开,现今赵之谦开口了,慕容琦也没在拘束。平静的打开锦盒,一支漂亮的千年人参瞬间震惊了慕容琦和祁游。

    “这是……千年人参?之谦,你这千年人参哪来的?”祁游,不过还是对那支人参爱不释手,我就猜想那五百年人参能让你这般喜欢,恐怕千年人参更是,由此而得、而猜。”

    慕容琦摸了摸千年人参,笑道:“你说的不错,这千年人参我还是第一次见到,那么,赵公子可方便告诉我你支千年人参是怎么得来的。”

    和祁游同样的问题,虽然赵之谦真不想说,但是能和皇商打交道可是难得的机会,再加上这两位后台……赵之谦欣然扬了扬嘴角,坦然道:“其实这件事还和你手上那支百年人参有关。”

    慕容琦和祁游一脸惊诧,赵之谦点头解释道:“我和你说过那百年人参是个哥儿山中寻来的,你还说那哥儿运气真好,现在我可以告诉你,这千年人参也是那哥儿寻来的,并且是和百年人参同一时,如果不是家中事那哥儿恐怕不会卖了这千年人参,谁都知道千年人参的价值。”

    慕容琦在听完赵之谦一连串话之后只对一句话震惊:“你刚才的意思是百年人参和这支千年人参同时被那哥儿所获?”

    赵之谦在慕容琦和祁游期待下点了头,祁游变得有些严肃,之后听到慕容琦说道:“天降福星、金夏昌隆,百姓福祉、千秋万代;这是我们曾经从一道士口中所听。”这十六字是何意赵之谦明白了,虽然很震惊但是他更感兴趣的还是后面慕容琦说的我们。

    祁游看懂了赵之谦的意思,严峻说道:“听到这话除了当今圣上就只有淳王和燕王,我和子琦只是从两位王爷口中得知。虽说道士的话存在诸多不可信之处,圣上和两位王爷也没当回事,可是……”

    可是现如今还真出现这么一位福星,虽说还不大确定,但是能同时遇见百年、千年人参就已经不单单只用运气来解释。赵之谦睁大眼睛,不敢想象他所想到的事情。

    祁游察觉到赵之谦的神情,笑着道:“看来你已经明白了,我猜你拿出这支人参,也只是想走个皇商之道,不过你要明白一旦这事被圣上或两位王爷知晓可就不是皇商之道了。”

    一旦被皇上或者王爷知道,他不但能获得皇商之道,还能给家族带来无上荣耀,甚至讨个官职都行,可一旦这么做了,那哥儿的一生就将不平坦,而他恐怕将可能失去这位朋友。

    “赵公子。”

    赵之谦对着慕容琦说道:“慕容公子、祁公子,你知道商道有商道的规矩,卖家需求我就不能透露对方的身份。再者,我也不能保证他一定是同时捕获到的,毕竟这话是从他口中得知,真假还有的查询,还请原谅。”

    这话也算是说进了慕容琦和祁游的心里,没错,他们不能单凭一面之词就确定对方是那所谓的福星,如果只是为了钱财而来,那么他们将会成为罪臣。

    “赵公子言之有理,是我们太突然了,这事就先不论,不过也麻烦赵公子多加留意那哥儿。”

    “赵某会派人多加留意,也麻烦慕容公子帮个忙。”

    只是增加一条商道,这事对慕容琦来说不难办,笑着点头答应,祁游随即开始聊起刚才进屋的话题,赵之谦无奈只能含糊过去,他可不会傻到说自己在意的那人就是寻觅两支人参的哥儿。

    卖了两支人参的江易明完全不知道他已经成为皇商关注的人,现在的他只想好好调查调查这镇上缺少的东西以及怎样发家致富。

    井河镇虽然不大,但是还是有千户人居住,光是街道都有十来条,走完一条去下一条,各种商铺看得江易明眼花缭乱,身边的徐永轩虽然激动但是也很听江易明的话没有乱跑。

    在回城门口时,江易明买了几块桂花糕和一包麦芽糖制作的糖果,花了一两银子,江易明第一次觉得吃个糖如此贵。好在江易明不喜欢吃糖,给了徐永轩一颗麦芽糖之后,两人赶往城门口。

    回到桃源村时已经过了晌午,一到家柳河就忙着端菜饭,江易明也没客气,拉着徐永轩坐下吃饭。

    午饭一过,江易明就拿出买来的糕点递给徐正雪,徐正雪对漂亮的糕点和糖果喜欢的不得了,感谢一番就拿着糖果去徐永宁身旁玩耍,柳河看见了心疼极了,好生说了一番江易明,江易明只是笑着敷衍几句。

    “三哥郎,这就是‘一殿堂’给三哥开的药膏,这么小一盒真的能治好三哥的伤?”徐永宁对小小的药盒表示怀疑。

    江易明笑了笑,“这杨大夫的名声可在县城都出了名的,放心好了。”

    徐永轩对香香的药膏很是好奇,不过当抹在腿上和手臂上时就抱怨了,“火热热,难受,夫郎,好热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会热?三哥郎,这真的没问题吗?”

    “永宁,这是药又不是油膏,当然会热,放心吧!我猜一会就会由热变凉了。”徐永宁才不信,不过当一刻之后徐永轩因凉爽而舒服高兴时,他相信了,直谈着江易明厉害。

    药膏的事过去了,江易明没放在心里,他现在只想看到刘桂花那一家人听